如何提高新股的中签率:老股民的那些“土”办法

金融理财 (2) 16小时前

如何提高新股的中签率:老股民的那些“土”办法_https://wap.jnlaobingbanjia.com_金融理财_第1张

大家都想在新股发行时“搏一把”,毕竟中了签,那可是妥妥的浮盈。但现实往往是,申购名单长得吓人,而能轮到的,却寥寥无几。很多人觉得这完全是运气,但我从业这么多年,感觉光靠运气,那确实是有点“远水解不了近渴”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,那些关于提高如何提高新股的中签率,但又不太好意思大声说的“土”办法,看看是不是真的管用。

一、别只盯着“热门”股,分散申购是关键

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是这么做的,盯着那些市值大、行业前景好、发行价低的“明星股”,觉得中签概率高。结果呢?每次都是被淹没在无数的申购单里,连个浪花都看不到。后来我发现,很多时候,那些市场不太关注,甚至是被遗忘的“冷门股”,反而申购的人少,中签率悄悄地就上去了。

想想看,一个新股发行,申购户数是固定的,但如果申购的人少了,即使大家总的资金量没变,但分配到每个人手里的概率就大了。这逻辑很简单,就是“人少好办事”。当然,这不代表就乱申一气,还是要结合一些基本面,比如公司有没有一点自己的看家本领,或者所在行业虽然冷门但有潜在的爆发力。我记得有一次,一个做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公司,当时没人怎么看好,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购了,结果中了。后来这个公司虽然不是什么大牛股,但至少也给了个不错的收益,而且重点是,我花了很少的“精力”和“资金”就中了。

所以,经验告诉我,与其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“热门”篮子里,不如分散一下,多尝试几个,尤其是那些被低估的,或者发行量相对较大的。量大意味着整体的申购资金需求也大,但如果能分流掉一部分热钱,中签的几率就会提升。

二、巧用闲置资金,避免“无效申购”

很多人在申购新股时,会把手头的资金一股脑儿地全部投入,好像越多越好。但我们都知道,大部分新股是按比例配售,或者是以资金的某个倍数来申购。你账户里有100万,和有1000万,在你去申购一个“小盘股”时,如果按照“1000股起配”的规则,多出来的资金其实并没有实质性地提高你中签的概率,反而可能让你在其他投资机会上错失了流动性。

我个人的习惯是,会根据这个新股的发行规模、预计的申购人数,来大概估算一下“合理”的申购金额。比如,我知道这个公司发行了1000万股,按照过往经验,可能会有100万户申购,平均每户申购2万元。那么,我投入2万、5万、10万,可能对中签率的影响差别并不大。但如果投入100万,如果它是个按比例配售的,那你可能确实能配到更多,但前提是你得估对了这个“比例”。

反过来,我见过一些朋友,他们会将资金分成几份,在不同的券商账户里进行申购。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“老鼠会”的味道,但实际上,如果你的券商账户管理得当,并且你能确保每个账户都有独立的申购额度,在理论上是可以分散风险的。不过,现在很多券商的申购系统是打通的,同一个人名下的多个账户,可能共享申购额度,这个需要事先跟你的券商确认清楚。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操作,感觉有点“钻空子”的嫌疑,而且操作起来也麻烦。

三、关注“绿鞋”机制,隐藏的中签“小助手”

“绿鞋”机制,对很多新手来说可能有点陌生。简单说,就是新股发行时,承销商会比公司实际发行的股份多发一定比例,如果上市初期股价表现良好,承销商就会用这部分“超额发售”的股份来满足市场需求,反之,如果股价低迷,承销商则会用这部分股票来稳定市场。而对于我们申购者来说,最直接的好处是,带有“绿鞋”机制的新股,往往意味着承销商对公司上市前景有信心,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股价稳定。更重要的是,有时候“绿鞋”部分也会影响到最终的发行量,间接关系到我们申购的中签率。

我记得有一次,有一只新股就特别强调了“绿鞋”的运用,当时的市场反馈也很好。我当时就想,这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。虽然我不能直接通过“绿鞋”来提高我的申购额,但它至少告诉我,这只股票的背后有人在“做局”,而且是想把它做好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其他条件差不多,我可能会优先考虑申购这类带有“绿鞋”机制的股票。

当然,这里的“提高中签率”不是指直接增加你的申购数量,而是通过选择更有可能受到承销商重视、从而在发行阶段有更稳定表现的股票,间接“增加”你获得收益的可能性。这是一种风险管理和概率判断上的侧重。

四、申购前的“功课”:券商选择和资金准备

很多人申购新股,就是点一下鼠标的事,但其实,选择哪个券商,什么时候准备好资金,这些细节里也有点门道。比如,某些券商为了吸引客户,可能会在特定时段内,对某些新股的申购提供一些小优惠,或者在系统操作上更顺畅。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选择那些大牌、系统稳定的券商,虽然不一定有特别的“奖励”,但至少不会因为系统卡顿而错过申购时间。

关于资金准备,我现在的做法是,会提前几天就把申购新股所需的资金,划转到我的交易账户里,并且会确保账户里留有一些“活钱”,以备不时之需。最怕的就是,眼看要申购了,发现资金没到位,或者因为其他操作把钱挪走了,那真是追悔莫及。有时候,就差那么一点点,你就可能错失了机会。

当然,这也不是说要你把所有的钱都放在股票账户里,关键是根据你的整体资产配置来决定。我的意思是,如果你决定要参与新股申购,那么相关的资金就应该提前准备好,而不是等到申购日的最后一刻才去匆忙操作。

五、别迷信“打新神器”,实操经验才是王道

市面上总有些号称能提高中签率的“打新神器”、“机器人”,我劝大家还是谨慎点。这些东西,要么就是些脚本,帮你自动点击申购,说实话,现在的券商软件自带这些功能,没啥稀奇的。要么就是一些分析模型,但新股申购的很多因素,比如瞬时的市场情绪,参与者的行为变化,这些都是很难被量化和预测的。我试过一两次,感觉并没有带来本质上的改变,反而可能会因为对这些工具的过度依赖,而忽略了自己独立的判断。

我一直觉得,如何提高新股的中签率,最靠谱的还是自己多观察、多总结。参与的次数多了,你对市场的节奏、热门股的轮动、冷门股的价值,都会有自己的判断。比如,什么时候发行量大的股票更容易中签?什么时候行业景气度更高的股票更受追捧?这些都是需要一点点经验积累的。

我有个朋友,他比较喜欢研究那些发行量特别大的新股,他说“量大好办事”,有时候即使是市场不太看好的行业,只要发行量足够大,大家分摊下来,中签率也挺高。这虽然有点“反直觉”,但从概率上讲,确实是有道理的。他也不是盲目申购,而是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,看看这个“大发行量”是不是真的“消化得了”。

另外,我一直保持着一种“理性参与”的心态。中签了,那是惊喜;没中,也平常心。毕竟,新股申购只是整个投资环节的一部分,不能因为这个而影响了其他更重要的投资决策。比如,我看好某个行业,但新股的发行价我不太满意,那我就选择在二级市场去买,而不是非要等到打新。这种灵活的思维,可能比任何“神器”都重要。

六、申购时机的选择:盘中分散与尾盘集中?

关于申购的时机,我听到过两种说法。一种是,在申购日的开盘和收盘时申购,认为那时候的系统响应最快,或者信息传递最全面。另一种是,盘中随心所欲,想申购就申购。我个人倾向于,如果在申购日的上午,我通过研究已经确定了要申购的股票,我会选择在上午的某个时段,比如10点到11点之间,完成申购。我不太喜欢等到临近收盘才去申购。

我曾经有过一次经历,我把几个新股的申购都拖到了申购日的下午,结果因为网络问题,或者券商系统的小幅延迟,导致有两只股票的申购没有成功。虽然当时可能也没有很大的影响,但那种“差一点就中了”的感觉,确实不好受。所以,我现在的习惯是,只要决定申购,就会在申购日的中午之前完成,避免最后一刻的“意外”。

至于大家说的“尾盘集中申购”能提高中签率,我个人对此是持保留态度的。理论上,申购系统是按时间顺序处理的,在你提交申购的那一刻,你的申购就已经录入了,你后面有多少人在同一秒申购,和你能否中签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申购的额度和总的有效申购数。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,券商的系统会优先处理尾盘的申购(这听起来就不太合规),否则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慰。

不过,有一点倒是可以借鉴:如果你有很多个新股要申购,并且你有足够多的资金,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,把不同的申购指令发出去。这样可以分散一下你对某个特定时段的依赖,也避免了因为某个时段的系统拥堵而错过其他机会。

相关推荐

建行龙卡信用卡哪个好?我来聊聊我的真实感受

建行龙卡信用卡哪个好?我来聊聊我的真实感受

“建行龙卡信用卡哪个好?”这问题,我隔三差五就能听到,或者在各种论坛、社群里看到。说实话,这个问题挺实在,也很难一概而 ...

· 6小时前
如何妥善拒绝“担保人”的请求

如何妥善拒绝“担保人”的请求

“能不能给我做个担保人?” 这句话,相信很多做过金融、信贷相关业务的人,或者与人交往比较多的朋友,都或多或少听过,甚至 ...

· 1天前
期货可以持有多久:一个交易者的实际考量

期货可以持有多久:一个交易者的实际考量

“期货能拿多久?”这问题,看似简单,问出来的人往往心里没底。其实,这事儿从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,关键看你手里的是什么品 ...

· 1天前
公司上市,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?

公司上市,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?

很多人一提到公司上市,脑子里立马浮现“融资”、“赚钱”、“名气大”,感觉就像是企业终极目标,成功标志。其实,这玩意儿没那么 ...

· 2天前
如何买涨停板

如何买涨停板

“如何买涨停板”,这四个字,好多股民朋友一看到就心痒痒。想抓住那个瞬间,市场情绪爆发,股价一路飙升,自己也能跟着沾沾光 ...

· 2天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