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为什么涨停买不到

证券公告 (1) 2小时前

股票为什么涨停买不到_https://wap.jnlaobingbanjia.com_证券公告_第1张

问这个问题的人,十有八九是刚入市没多久,或者刚碰上个牛股,兴冲冲下单,结果发现…下单按钮点不亮,或者提示“委托失败”,再不然就是“成交”那边空空如也。这感觉,比你约心仪的姑娘,结果她已经有约了还复杂。

涨停板上的“无能为力”

其实,股票涨停,简单来说,就是价格到了当日的上限,不能再往上走了。这个上限,是交易所规定的一个百分比,比如主板是10%,科创板、创业板是20%。好,这大家都知道。那为什么我们买不进呢?道理很简单,就是卖的人太少,买的人太多了。俗话讲,僧多粥少,而且这粥还是抢着喝的那种。

想象一下,一个股票,前一天收盘价是10块,第二天开盘直接跳空高开,然后一路飙升,到11块,11.5块,一直到12块,这12块就是涨停价。这时候,市场上有人愿意以12块的价格卖出,但愿意以12块买入的人,却排着长队,而且队伍还在不断壮大。交易所的撮合机制,是价格优先、时间优先。所以,所有挂12块卖的单子,都会被后面更早挂单的买单优先买走。当你看到涨停,想追进去的时候,你挂的12块钱的买单,可能已经在前面排了无数个比你更早挂单的人了。

很多时候,我们看到的“涨停板”上的委托,其实很多是“封死”的。什么叫封死?就是挂在涨停价上的买单,数量非常庞大,远远超过了在那一瞬间愿意以涨停价卖出的数量。这种情况下,股票就卡在那儿,交易量会非常小,因为根本没有多少成交。你再怎么急,挂12块,也只能排在后面,除非有人在12块的价位突然卖出,否则你根本买不到。

“集合竞价”里的博弈

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点,就是开盘集合竞价。很多时候,涨停板的形成,就是在集合竞价阶段就奠定了基础。你可能早上9点15分挂单,觉得9点25分会成交,结果发现9点25分出来结果一看,已经涨停了,你的单子还是没进去。这就是因为在9点15分到9点25分这10分钟内,大量的买单已经把价格推到了涨停位,并且锁死了。

集合竞价的原则是“zuida成交量原则”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以一个价格,使得买卖双方的委托能够实现zuida的成交量。举个例子,如果有1000万股想在12块买,只有100万股想在12块卖,那么12块这个价格就很有可能成为集合竞价的成交价,并且成交100万股。但如果想在12块买的有1000万股,想在12块卖的有2000万股,那么12块就不一定能成交,可能需要降到11.9元才能实现zuida的成交量。而对于涨停股来说,大家宁愿出更高的价格,也要在涨停价上买到,所以很容易在集合竞价阶段就“封死”涨停。

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,特别是那种市场情绪非常热烈的时候,一个利好消息出来,或者板块轮动到某个妖股,早上开盘前,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单子都挂在涨停价上,而且数量都很大。我试过提前挂单,也试过在盘中看到拉升的时候急忙点,但效果都不好,有时候甚至挂了10%的溢价去追,都买不到,最后看着它封在涨停上,心痒痒的。

“封涨停”背后的逻辑

那么,到底是什么让股票这么容易被“封死”呢?原因很多,不外乎是市场情绪、消息刺激、或者技术上的突破。但从交易执行层面来说,就是卖方惜售,买方追涨。当一个股票被认为是“确定性”的上涨,无论是业绩预期的爆发,还是整个行业的好转,甚至是一些概念的炒作,都会吸引大量的资金去追逐。

而对于我们散户来说,很多时候是看到了涨幅,才后知后觉地想去买。这时候,真正的“聪明钱”,可能在涨停前的几个小时,甚至前一天就已经布局好了。他们可能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,或者他们对市场情绪的判断比我们更准确。当你看到涨停的时候,往往是你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买入时机。

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,有一次一个医药股,出了一个重磅的研发进展,消息一出来,当天直接低开后快速拉升,然后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就封死了涨停。我当时在电脑前,看到它从跌1%一路冲到涨10%,觉得还有机会,点进去买,结果提示“委托失败”。后来复盘才看到,在它涨停前的几分钟,委托买入的量就已经是卖出量的几十倍了。那一次,我看着它在涨停价上成交了寥寥几千股,就知道基本没戏了。

“量价关系”的信号

其实,想买到涨停股,或者说,在涨停前就卡位,需要对“量价关系”有更深入的理解。有时候,涨停不是一下子就封死的,而是有一个过程。比如,股票在开盘后,在涨停价附近反复试探,成交量会有一个放大,然后突然有一天,卖单就枯竭了,买单开始疯狂涌入,最终封死涨停。捕捉这样的过程,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盘中的成交明细和委托队列。

很多时候,我们之所以买不到,是因为我们把“涨停”看作一个静态的事件,而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。在它真正封死之前,是有很多机会的。但是,这些机会往往需要我们有很强的盘感,对市场情绪的变化有敏锐的捕捉。比如,在它还在涨停附近徘徊的时候,如果卖单还在不断出现,说明还有卖盘,这时候追进去的风险就比较大。但如果卖单突然消失,价格被迅速推上去,那可能就是机会来了。

我们也要明白,追涨停是有风险的。并不是所有涨停的股票都值得追。有时候,一些股票因为被过度炒作,涨停后很快就会打开,甚至出现天地板。所以,即使你买到了,也未必能赚钱。我有个朋友,就特别喜欢追涨停,但有时候追高被套,然后又割肉,结果几个月下来,账户反而亏了不少。所以,买不到,有时候反而是件好事,至少可以让你冷静下来,思考一下这只股票是否真的值得你去冒这个风险。

突破与破板

还有一个大家可能容易忽视的点,就是“突破”和“破板”。很多股票在涨停后,会有一个瞬间的“打开”,就是价格从涨停价回落一点,然后又迅速被拉回到涨停价。这种“打开”,有时候是主力在“洗盘”或者“换手”,但有时候,也可能是大卖单出现,主力资金顶不住了。所以,如果你成功买进去了,那么在盘中也要留意,如果连续出现大卖单,并且价格被砸开,那么就要考虑及时止损了。

我记得有一次,我成功挂到了一个涨停股的单子,买进去了。结果当天下午,在2点15分的时候,突然出现一笔巨量的卖单,直接把价格砸到了涨停价以下的8%。我当时吓得赶紧又挂了一个卖单,结果卖单也排在后面,眼睁睁看着价格跳水,最后收盘的时候,它变成了“跌停板”。那一次的经历,让我深刻体会到,买不进涨停,有时候是幸运的,而买进了,也未必是件好事,关键还是在于你对股票的判断,以及对风险的控制。

所以,关于“股票为什么涨停买不到”,这背后其实是一个供需关系、市场情绪、交易规则和主力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,与其纠结于买不到,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对股票基本面的研究,对市场趋势的判断,以及在股票还没有涨停之前,找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标的。当然,如果真的看好一只股票,并且它有涨停的潜力,那么提前布局,在它还没有被完全“封死”的时候买入,才是更稳妥的方式。这需要经验,也需要耐心,更需要对市场有足够多的敬畏心。

下一篇

已是最新文章

相关推荐

为什么加入蒙牛?从业者视角下的真实考量

为什么加入蒙牛?从业者视角下的真实考量

在乳制品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关于“为什么加入蒙牛”这个问题,我听过太多种回答,有应届生对大厂光环的向往,有同行对行业 ...

· 12小时前
揭秘易华录公司是干什么的:不止于“蓝光”,深度解析其产业图谱

揭秘易华录公司是干什么的:不止于“蓝光”,深度解析其产业图谱

聊起易华录公司是干什么的,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那个“蓝光+存储”的概念,好像就此定格了。说实话,我刚接触这块的 ...

· 22小时前
高枕无忧是什么意思:不止是睡个好觉

高枕无忧是什么意思:不止是睡个好觉

“高枕无忧”这词,听着简单,但真要聊起它在实际里的分量,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很多人一听,就觉得是睡得香,无牵无挂,这没 ...

· 1天前
哪个频道财经信息最好

哪个频道财经信息最好

谈到哪个频道财经信息最好,这问题看似简单,实则挺复杂,毕竟“最好”这词儿太主观了,而且每个人的需求点也不同。我们做这一 ...

· 2天前
哪个银行无限转账?别再纠结这个“伪命题”了

哪个银行无限转账?别再纠结这个“伪命题”了

“哪个银行无限转账?”这个问题,我不知道被多少客户、朋友问过。有时候想想,大家对“无限”这两个字的追求,真是到了极致。但 ...

· 2天前